6月12日出版的《陕西日报》刊登了必威betway官网入口党委书记张新柱的署名文章《扬起高等教育龙头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现全文转载。
《陕西日报》: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306/12/content_811018.html
扬起高等教育龙头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张新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体现出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为建设教育强国凝聚了党心民心、确立了行动指南、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以高等教育为龙头,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奋发助力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以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着力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高等教育要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领导核心作用,始终把党作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断提高党对高等教育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开放办学、社会监督的治理结构,完善党政共同议事制度,深化党政协同机制,聚合改革发展力量。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奋力谱写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二、坚持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核心课题,着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把牢正确方向,牢记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全面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健康成长,让教育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紧跟时代步伐,守正创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持续巩固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要认真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通过榜样示范、实践体悟、劳动服务、学风养成等,锻造纯度更高、成色更足的党员铁军,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争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为根本立场,着力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高等教育的建设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新时代站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根本立场是接续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之路的必然要求,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旨归,要依靠人民办好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学子拥有人生出彩的逐梦机会,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高等教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始终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到服务社会民众中。要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以更高站位、更硬作风落实调查研究,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主动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师生、问政于师生,找准查实解决师生的“急难盼愁”。扎实推动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扩大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不断优化投入结构,缩小教育差距,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高等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坚持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工作,着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事关高等教育持久永续健康发展问题,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潜心培养好一支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经师”和“人师”,着力建设“大先生”教师队伍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全面深化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坚持以破解当前教师队伍存在个别教师思想政治意识淡薄、师德失范、教书育人能力不足,以及大学教育评价、教师人事配套改革等瓶颈问题为导向,一体推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把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做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当好为学、为师、为人的表率。要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实践。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培养,修订完善在职教师培训和进修、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双师型人才和兼职教师管理、待遇等制度,鼓励教师终身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举全社会之力,培育形成尊师重教氛围,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不断增强教师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五、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要全力以赴打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动仗”,为改革发展注入新动力,蹚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着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系统思维,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突出优势发展,注重特色建设,不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多元化、规范化、体系化、标准化发展,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创新利用数字技术,开辟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通过空间重塑、品质赋能、精准供给,汇聚优质教育资源、赋能教育教学,为师生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要坚持开门办大学,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既要修炼“内功”,自觉在对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又要搞好开放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系统分析当前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彰显高等教育在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人才培养主阵地、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全面服务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上一条:必威betway官网入口举行2023年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
下一条:必威betway官网入口教师荣获2023年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西部赛区选拔赛一等奖